(記者 張俊霞)3月16日,舞陽縣蓮花鎮閆灣村村民閆躍東收到中級職稱證書時喜不自禁:“沒想到俺這種糧的老農民也能評上中級職稱,今后要更好地學習和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帶領老少爺兒們增收致富。”閆躍東是全國優秀種糧售糧大戶、舞陽縣東紅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是我省首批獲得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之一。
當天上午,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為我市首批評出的105名新型職業農民送去職稱證書。其中,44名為新型職業農民農藝師,61名為新型職業農民助理農藝師。他們是我市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以來首次評定的農業“土專家”“田秀才”,主要是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骨干人員。據介紹,我市是全省首個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工作的城市。參評人員不受學歷、專業、論文等限制,以工作實績、技術水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作為評審依據,由各縣區逐級推薦。評審包括資料評審、實地調研和現場答辯等環節。
為加快培養一支愛農業、懂農業、有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隊伍,我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打破慣例,創新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工作,于2021年10月出臺《漯河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方案》,并在2021年年底組織開展了首次評審工作。
評是手段,用是關鍵。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省唯一試點,我市將在資金支持、技術服務、項目合作、產品推介等方面對獲評職稱者給予扶持,并把他們納入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重點對象和鄉土專家庫,切實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術優勢,激勵他們在鄉村振興、高質量就業創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責編:瘦馬